人脸识别支付系统是一款基于脸部识别系统的支付平台,国外在2013年已经有类似系统推出。2013年,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智能多媒体技术中心启动了对这一支付方式的研究。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智能多媒体技术中心主任周曦介绍,该中心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像生成与处理实验室、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建,在人脸识别系统方面有比较成熟的技术。他告诉记者,他们全球首创的人脸数据采集阵列,能够91个角度人脸同步采集,已经形成了有5000万张人脸的全球最大亚洲人人脸特征训练数据库。同时建立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对象解析架构,有效地提升了在动态环境下人脸识别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能对人脸识别影响最大的多变光照、多角度、遮挡等状态进行最优的识别效果。
“人脸识别”不仅要认得准而且要速度快。”周曦说,他们的人脸识别系统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国际标准人脸识别测试库上达到了99.8%的识别率,而国际上其它算法的最好结果为97.6%。他们的人脸识别系统已经应用在边检站自动通关系统、动态人脸识别考勤机、多属性动态人脸识别系统等。
“这套系统确认支付者的身份只需要1秒钟。”周曦介绍,该中心正在研发人脸识别移动支付APP,届时用户只需要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上安装这个APP,并将银行账户或信用卡与人脸识别支付系统关联。使用时,用户仅需对着摄像头拍一张照片,系统在1秒钟内就能完成身份确认,实现快捷支付,预计整个支付过程仅需要4—6秒钟的时间。
该系统通过对数据库里的人脸进行分析,采集了2百万个面部特征进行组合分析,已经形成了一套智能化的分析算法。平常人不能分辨的双胞胎,系统却可以一眼分辨,因此刷错脸的可能性非常小。同时,系统能够对活体进行检测,使用照片或录像来“刷”,一眼就会被系统识破。
此外,该系统具有在线学习的功能,每次刷脸时,都会自动学习人体的可变特征,比如长胖或者变瘦等,用户完全可以不用担心自己胖瘦会影响系统的识别。